即将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日益繁重的执法办案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回眸2009年,我们看到了人民法院一年来不断前行的坚实步履,感受到了人民司法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让民众畅所欲言
“法官队伍的现状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待,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审视法院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009年4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5月4日在中国法院网开通民意沟通电子邮箱。截止1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民意信箱共收到邮件7641件。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设立了民意沟通信箱收集整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民意沟通邮箱里的邮件,对收到的每一件有效邮件都及时告知并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梳理出六类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中承办部门已对31个问题提出了相应处理意见(相关新闻:最高人民法院31个解答认真回应网民“送上门的调研”)。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多次就民意沟通信箱中的网民意见专门作出批示,指出“这是送上门的调研”,要求精心梳理,认真研究,并转化为人民法院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决不能“一阅了之,让网民失望”。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也多次作出批示,对进一步做好民意沟通工作进行具体指导,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办理网民意见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为了满足各级人民法院更好地服务大局、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的需要,中国法院网为全国各级法院免费开通沟通民意专用电子信箱。公告发布当天,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人民法院等法院即打来电话要求开通。他们表示,中国法院网为各地法院开通专用电子信箱的做法很及时、很方便,为各级人民法院加强民意沟通,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司法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把握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短短8个月,中国法院网共为705家法院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信箱,其中高级人民法院17家、中级人民法院105家、基层人民法院583家。这意味着全国法院向广大民众敞开了网上大门。
6月15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给一名通过民意沟通电子邮箱向法院咨询有关法律问题的网友打去电话,详细解答了该网友所提出的法律问题。这名来自瑞昌的网友对法官的解答连声表示感谢。
6月19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在接到丁先生通过民意沟通电子信箱反映的问题后,针对其对该院执行过程的疑问,快速行动,当天便约见丁先生了解情况,并针对其就该院审判和执行过程中的三条疑问逐一进行明法析理,说理详实,取得了丁先生对该院工作的理解和肯定。丁先生表示: “没想到自己的一封信能受到南阳两级法院这么大的重视,法院在倾听民意上真是下了真功夫呀!”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全国法院民意沟通工作蓬勃开展的小小缩影。全国法院的具体行动,体现了一种作风,那就是:为民、务实、开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各地法院普遍注重对群众意见的收集、汇总、筛选和分析,整理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工作整改措施。这一系列举动既充分显示出人民法院关注民生的职能定位,也充分展示出法院尊重民意、为民司法的决心和态度。”
让民众品头论足
9月24日,对于河南省法院系统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那一天,河南省三级法院的183个新闻与政务国际互联网站全部开通。这是河南高院党组决定在全省法院实施“阳光审判”,建立民意沟通渠道,搭建社会监督平台,实现裁判文书全部上网的重要工程,也是全国法院系统首家全部开通的三级新闻与政务网络。
互联网为河南全省法院发布裁判文书搭建了发布平台。打开河南三级法院的网页都可以看到“裁判文书”专栏。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年10月1日送达的裁判文书在2008年底前全部上网;全省各中院2009年1月1日送达的裁判文书在2009年6月30日前全部上网,全省各基层法院2009年7月1日送达的裁判文书在今年底前全部上网。
为了使裁判文书更直观,更便于群众查找,根据案件种类裁判文书被分为普通民事案件、民商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涉外案件、执行案件和其他案件八类。为了使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更规范,河南高院专门邀请各界人士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提意见,挑毛病。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网站对检索功能等进行了完善。为了方便网民发表意见和看法,便于和法官探讨,在裁判文书页面的下端专门设置了“我要评论”窗口,让广大网民指出裁判文书在制作上的“瑕疵”,探讨法律适用中的不同看法,增强了网民和法院的互动性。
日历再往前翻,2008年4月以前,各地法院借助中国法院网平台,均有零星裁判文书上网。但是,各法院网络平台互相独立,数据不能互动,不能实现全国法院数据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查询。为解决这些问题,方便裁判文书上网,增强为人民司法的力度和深度,2009年5月,中国法院网第二代裁判文书库改版后投入运行。像河南法院一样,目前全国共有11家高级法院和97家中级法院、472家基层法院建立了裁判文书上网制度。截至12月21日16时,今年全国裁判文书上网已达20余万件。业内人士认为,裁判文书数据库的普及大大推动了落实审判公开制度,增强了审判透明度和公众监督力度,维护了司法权威。
让民众沟通渠道无限
正如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民意沟通的渠道也远远不止这一条、两条。
2009年2月7日,在百度贴吧“广饶”吧里,一名网友贴出了一个题为《广饶法院怎么不为咱老百姓办点实事呢?》帖子。帖子里说:“我朋友有个工伤索赔的案子,已经判下来了,但是法院却拒不给执行。这是为什么?管这事的领导给说一下为什么也行啊!让咱心里也过得去!”
经常上网浏览新闻的山东省广饶县人民法院院长王建民无意中看到这个帖子,十分重视。他在这个帖子后跟帖,让帖主把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告诉他,在查明案情后,他会把查实的情况告诉这名网友。王建民还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箱。王建民说,“我是法院的一名领导,请相信我。”
这名网友半信半疑地将案件情况发到了王建民的邮箱。经过和主办法官联系,王建民得知此案的被执行人金星建筑公司现在拖欠工人工资和养老保险金880多万元,法院现在正在执行的案件是216万多元。现在公司已经又进行了改制,法院和县里建设局等有关部门正在商量控制该公司的债权,但债权远远不够归还债务的,况且债权单位也一次不能全部偿还债务。
王建民把这些情况通过跟帖的方式告诉了这位网友。同时,王建民诚恳地希望网友提供金星公司的财产线索,法院将认真处理,全力执行。王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效率赢得了网友的信任。其他网友也纷纷把另外几起案子贴出来,请求王建民查一查。王建民都一一应允。他承诺说:“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一定会解决。关于执行时限问题,能否执行关键看被执行人有没有履行能力,如有执行能力不执行我们将严格追究,如没有执行能力你可以帮助我们提供线索,便于执行。”
王建民的做法得到了网友的高度评价。有网友对案件暂时不能执行表示了理解,有一名网友另开一个帖子,标题就叫《希望我们县的有关部门向法院的领导学习能体察民情》。在各方努力下,文中开头所提到的案件得以执结。事情解决后,帖主感动之余,再次在“广饶吧”上发帖向广饶法院道歉,并请吧主删除了该帖。
网友建言不断加大民意沟通的广度和力度
4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正式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从12个方面加强民意沟通工作。15日,中国法院网即在法治论坛向网友公开征集意见,得到众多网友的积极响应。
网友认为,现在政出多门,而人民群众最头疼的问题是投诉无门。建议人民法院带头开辟网上信访专栏,公开信息,既节省了人民的上访成本,又给该类案件的及时查处赢得了时间,还能促使各级法院主动处理上访问题。只有真正做到公开和透明,缠访者就无空子可钻,上访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还有网友认为,民意沟通要实现互动,只有互动才能实现沟通。各级法院应及时答复其所涉及问题,对答复情况进行考核。法院不但要及时答复网友提出的问题,还要允许当事人和网友对法院答复的内容发表意见。法院对当事人质疑比较合理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
网友普遍认为,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是一个好方法好制度,基本都是为民众着想。法院领导定期与网友交流要坚持下去。应定期指派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法官,各级法院的领导、法官,典型案例当事人等,就当前民众关心的各种问题进行直接对话,以进一步推动人民法院民意沟通工作,弘扬司法公正,维护稳定大局,促进社会和谐。
2009年,我们感受到最高人民法院促进司法公开、加强民意沟通,弘扬司法民主的态度和决心,我们聆听到人民司法事业和民主法治日益进步的声音。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实际上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意义,凸显了人民法院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崇高境界。在司法实践中,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处处敞开着“为民、文明之窗”,处处体现着人民法官为人民,人民司法的“人民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人民司法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人民司法前进的动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