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法院网讯 记者:法院办公室工作本身就很忙,而义工协会里的事又很繁杂,另外您家里还有智力有些问题的女儿需要照顾,怎么兼顾呢?
周文奇:法院工作和义工协会的事都不能耽误。我只能上班忙院里工作,业余时间做协会的事,家里顾不了。这要感谢妻子,虽然她有时候会唠叨,说我不顾家,我跟她开几句玩笑,就缓和了。不过我感到最内疚的是女儿。她出生时就患上了“先天性宽距症”,智力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学习有些跟不上。对她的教育很苦恼,管严了,怕她不自信;管松了,又担心放任。我带她去上海治过,花了不少钱,至今还欠几万元债,但没成功。本来还要做进一步治疗,因为费用太高,只得暂时放下来。女儿很亲我,十五六岁的大姑娘,见我回家就扑在我身上撒娇。我们一家还是其乐融融的。
记者:团县委副书记宋叶峰谈到义工协会的工作,评价您是“协会的一个灵魂人物”,您怎么看?
周文奇:实在过誉了。如果义工协会有点成绩,那应该归功于大家。其实我们永新义工是一个特别好的集体,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又满怀热情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个义工都是了不起的!就说王莉吧。她是一个老义工,与丈夫离异后,和父母住在一起。她患了乳腺癌,已经晚期,母亲在2009年又被确诊为尿毒症,女儿还在读高二。由于经济原因,王莉只得在家自己给母亲做透析治疗。一个家庭两个重病患者,困难可想而知。我们协会组织义工去看望她,并准备捐款给她,王莉却说,还有更困难的人,先帮他们吧。她还说,很希望能和大家再次参加义工活动。
记者:做义工,不但费时间、费精力,还要费钱财,就您家的经济状况,不觉得压力大吗?
周文奇:其实做义工,并不是要拿出多少钱才可以,关键是要有爱心。每个人,不论能力大小、金钱多少,只要愿意奉献你的爱心,哪怕没钱,付出力所能及的劳动,就是一个合格的义工。
记者:对义工协会的工作,领导是怎样的态度?
周文奇:县里领导十分支持,县委书记、县长都不止一次作过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院长王小平和其他院领导也很支持,有的时候还让我“利用职务之便”,用院里的车去办协会的事,比如那次去几百公里远的南昌为陈勇华募捐治病费用,就用了院里的车。王小平院长还鼓励干警参加义工协会,认为这可以培养法官的爱心,有利于年轻法官成长。
但是,当院领导提出给协会一些工作经费上的帮助,我还是婉言拒绝了,因为我是院里管财务的,担心别人有看法,我情愿开展社会募捐。
记者:在“永新义工网”上,有人说开展义工活动是在“作秀”,还有的说你们怀有其他目的,您怎么看?
周文奇:确实有这些议论,有的甚至说我们的义工活动是为政府贴金。我要求理事会的同志和义工们不要去辩解,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其实,我们把义工协会和义工活动的每件事做好了,别人一定会理解。前不久发生一件事让我感动:我去吉安出差的路上接到一个电话,他说他是一个生意人,看到我们义工活动的报道后,就想捐款1万元,问了账号,这几天就汇进协会了。我问他名字,他死活不肯说。
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什么别的企图。在我们协会做义工,发财、升官都不可能,要打这个主意,趁早走人。
不过,对有些善意的提醒,比如对募捐资金和有关单位给的工作经费,这些钱的收支如何进行更严格的规范,还有会员如何管理等,都是很好的意见,我们要吸收,写进规章制度,保证协会工作和义工活动的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