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传播者。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法官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法院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为有效应对挑战,培育法院精神文明显得尤为迫切,它将成为人民法院追求的永恒主题。近年来,永新县人民法院以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树立法院公正形象、弘扬司法文明的窗口”工程,不断完善人民法院形象、深化法院改革,同时作为加快法官职业化发展步伐的强烈需要。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为载体,永新法院与各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法院管理,全面推进阳光审判、公正执行,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称号,尤其是在创建精神文明中,更是“花艳果硕”,连续三届荣获了江西省精神文明单位,即:江西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在评比中,均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围绕审判抓文明创建 坚持公正促和谐发展
审判是法院的中心工作,县法院在开展文明创建中,紧紧围绕如何促进审判工作来谋划和进行,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审判,追求社会的正义与和谐,这同样也是文明创建工作的终极目的。推举岀“围绕审判抓文明创建,坚持公正促和谐发展”这一工作思路,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融入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公正与效率”作为法院创建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和检验尺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以自身的公正、高效、文明、廉洁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此给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永新县人民法院积极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主动作为,能动司法,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切实提出五项举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2012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611件,审执结2363件,结案率90.5%。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进一步强化司法服务功能。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加强分析研判,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矛盾化解与管理创新、人民利益与公正执法的关系,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推进永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是依法惩处刑事犯罪,全力推进“平安永新”建设。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下,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依法、宽严适度。2012年以来,受理刑事案件155件,审结151件,结案率97.4%:继续严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侵财犯罪,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平安环境。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继续坚持 “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坚持 “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维护了社会的和谐。
三是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创新司法服务企业举措。法院领导和中层干部不定期走访辖区企业,主动深入重点联系企业走访调研,察看其生产经营状况,建立法院与企业沟通长效机制,及时将审判执行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向各职能部门及企业建议,以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开展送法进企业,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咨询服务。去年7月份,法院与组织部、卫生局、园区管委会、志愿者协会等部门一起开展了党员志愿者下企业活动,深入园区赣粤恒兴、同创欣科技、肯特化学等企业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受到企业职工的一致好评。
四是为加强政府与群众关系和谐,努力开展化解行政矛盾。利用行政审判权的职能,本着化解官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为前提,加强行政审判和诉前协调工作,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了社会和谐。2012年以来,共受理行政案件158件,审、执结157件。比如在审理原告坳南乡公益村诉被告县人民政府及第三人东风林场林地确权纠纷一案中,多次召集三方当事人就此案进行诉前协调,从法、情、理的角度做当事人的工作,最终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通过做诉前协调工作,努力促进了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和谐效果。
五是重视涉诉信访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化推进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力度,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出台了《永新县人民法院关于成立涉诉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实行领导包案、部门督办、责任到人、件件答复。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法官带案下访、巡回接访,尽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对重复访和缠访,进行耐心劝导和疏导,妥善处置集体访等重点信访,保障机关安全和社会安定,防止矛盾激化,化解矛盾纠纷。强化审判质量和作风,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构建涉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杜绝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文明创建抓循序渐进 不断创新促优质服务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县法院在坚持脚踏实地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新的途径,使各项创建活动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有生机和活力。为不断落实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着力关注民生,该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促进优质服务整体提升。
一是创新审判和执行工作机制,着重提高司法服务效率。加大巡回办案力度,以里田派出法庭为中心,以便民诉讼服务为目标,实行定时、定人、定点的“三定”办案机制,直接到当事人或者发案地受理、开庭审理案件,方便群众进行诉讼。2012年以来全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694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4.53%,有效缩短了办案周期,从根本上减少了当事人诉累,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和满意度,从源头上预防了矛盾纠纷的深化。
二是完善文明窗口建设工作,切实树立好司法文明形象。加强和规范“立案信访窗口”文明建设,以简化的流程与信息化的作业,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立案受理、诉调对接和判后答疑等“一站式、低成本”司法服务,建成功能健全、为民特色突出的窗口。为方便群众打官司,熟悉办公流程和程序,公示立案审判工作流程、举证要求、常用诉讼文书格式等。进一步将立案信访窗口打造成科学文明、公正高效的便民为民之窗,为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三是强化机关审判管理措施,在提升服务质效上下功夫。建立了院长主管,副院长分管,审判管理办公室具体管和各业务庭负责的审判管理责任体系。及时召开审判工作会议,实行审判质效评估,对影响案件质量、效率、结案率、均衡结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各项审判执行活动。在开展公正文明执法活动中,从立案、审判、执行、法警执勤等方面建立详细的操作规程,逐步把审判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今年以来,案件收结比、期内结案率、执行结案率、执行到位率、案件质量合格率均有所提升;案件改判率、发回重审率、信访申诉率下降;无违法审判、执行案件。
塑造威武“文明之师” 打造“文明法院”形象
为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公正的新要求,该院把塑造威武的“文明之师”, 打造“文明法院”新形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内容常抓不懈。以教育培训 提高人,以岗位职责激励人,以审判事业造就人,以真心实意温暖人,努力锻造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法院干部队伍,奠定精神文明建设最坚实的基础。
一着重加强机关综合工作的管理,规范各项工作制度。该院将规范引进司法程序,创新文明工作方法,修订完善了涉及本院目标考核、调研宣传信息、审务督察和2013年“八项重点项目工作”等方面的制度20多项,明确考核指标和工作任务,强化跟踪考核和实行事务、审务、政务三通报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着力构造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工作标准化、办事程序化、考核量细化、管理正规化。新调整了院党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对院领导在队伍建设、政务管理、中心工作和分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量化,使岗位目标管理覆盖到全员,构造出“全院一盘棋”的管理格局。
二着重改进司法作风建设工作,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司法公信力。从忠诚公正、勤政廉洁、为民服务、品行礼仪、节俭务实等方面对法官作风作出五条新规定,塑造法院机关和干警的新形象。在全院深入开展“改进司法作风教育活动”,“三进三解三促”,“改进司法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主题的活动。完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利用早会制度集中开展了学习十八大精神、学习新诉讼法等。今年以来,有2名干警分别在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参加在职研究生深造学习,共有22名干警参加了各种培训,在人民法院报、新法制报、江西电视台、中国法院网等各种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约200篇,干警的综合司法能力进一步得到明显提升。
三着重强化自身廉政建设和接受各方监督,打造阳光司法促进公平公正。围绕打造独具特色的法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这条主线,以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为目标,不断强化制度机制创新,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廉政监察员、特约廉政监督员制度及廉情信息研判预警机制。完善“五个严禁””举报核查追究机制,开展司法专项检查、信访督查、举报调查等,解决群众反映司法不公不廉的问题,院风、院纪得到明显改善。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廉政责任分工、细化廉政责任内容、做到层层有责、人人有责,着力抓好不廉洁现象易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明查暗访和廉政巡查巡视工作。大力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20余人走进法院、观摩庭审、测评机关各庭室;加强人民陪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参审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司法公正廉洁。今年以来,全院没有发现违法违纪现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收到的投诉越来越少,送锦旗和表扬信的却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不断完善机关基础设施,为司法为民打好坚实基础。该院积极争取县财政的支持和中央、省级政法专项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法院两庭建设力度。例如:审判大楼已经装修完毕,小屋岭法庭正在按期建设当中;新审判大楼的建设项目已申报,正在等待审批和落实资金。加大“科技强院”力度,目前该院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腾讯通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网上发布信息、传阅文件;建立四个数字法庭实现庭审数字化;为执法办案人员配备录音笔、摄像机实现法院办案公正公开。科技化的运用加大了本院信息公开性,提升了司法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图/文刘志宏、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