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法院网讯 “小刘呀,你怎么又来看我了,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吴发兴老爷爷满脸笑容、却又故作镇静的对常去看望他的永新县人民法院青年法官小刘说道。
“吴爷爷,你到了敬老院之后,换了新环境,我们便没有来看过你了,也不知道你还习惯不习惯,今天我们特意来看看你。”该院青年法官小刘亲切的向吴发兴爷爷问候道。
“条件比之前好多了,我很满意,这里每人一个单人间,还带有卫生间,非常安静……”随后,吴爷爷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向我们详细介绍着他现在的“新家”,随着法官们与吴爷爷你一言我一句的对话,其他残疾人、老人也都围了过来,顿时,安详、和谐、宁静已久的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敬老院也热闹起来了。
吴发兴,配偶已故,有一儿子,自己曾经因为犯盗窃罪被永新法院判刑,其儿子因为此事外出务工与其断绝来往,老人出狱后成了孤寡老人,一个人住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
该院了解情况后,把吴发兴老人纳入了困难当事人司法救助对象,之后永新法院法官志愿者服务队每个月都给老人送去大米、油、牛奶,并陪老人拉家常、清洗衣物、打扫卫生,有时候还为老人做饭做菜,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但毕竟法官们去的时间、次数有限,为让老人有个更好的归宿,永新法院政工科科长、县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周文奇决定启动联动救助机制,通过与残联等部门的协调,最终把他安排送进了老人做梦都想去的永新县龙源口敬老院。
为关心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2013年11月8日,永新县人民法院8名青年法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龙源口敬老院慰问了这位吴爷爷。同日,8名青年法官还慰问了两外两名困难当事人。
老人对这些经常去看望他的法官们已经非常熟悉,甚至都可以记住大部分去法官的名字,但是他到了敬老院之后,法官们还是第一次去看望他。而对于法官们的看望,老人也觉得有些惊讶。因为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吃住不用再愁了,好像不需要法院的“救助”了。看到这群青年法官们的到来,老人还是洋溢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大伙开心的聊着天,并表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据悉,2011年至2013年年初,人民法院报、新法制报、井冈山报等媒体已经对该院周文奇等法官志愿者事迹做了大量报道。为把司法救助工作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2013年4月份,该院重新对司法联动救助工作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并专门针对困难当事人建立了“司法联动救助机制”,组建了一支由31名中、青年法官成立的法官志愿者服务队。司法联动救助工作首先是由刑事、行政、民事、执行业务部门把审判执行中的困难当事人梳理出来,统一由办公室建档立册。再由法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午休、假日等时间对树立出来的困难当事人实地调查。对一些当事人困难法院能够独立解决的,纳入法院帮扶对象名单,由法官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假日、下班时间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对法院不能独立解决的,该院会及时联合县民政局、县志愿者协会、残联、妇联、公安等部门进行协商,联动帮扶解决困难当事人反映的问题。目前,该院“联动司法救助机制”已是被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可的基层法院特色品牌。
据统计,该院司法联动救助工作以来,共走访慰问了113名当事人,联合县志愿者协会先后开展献爱心帮扶活动次数180多次,结对资助贫困学生100人,先后发放助学款10余万元,结对帮扶困难当事人26人,长年资助孤寡老人100名。司法联动救助工作让受帮扶者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提升了群众百姓对法院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