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联合推出的电视剧《清官能断家务事》近日在中央八套结束放映了。该剧开播伊始,我就成了众多忠实观众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在基层法院民庭工作,更主要是被剧中的人物吸引住了。剧中以民庭庭长刘文海、审判员张磊、贺琳为代表的一批法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着我,尤其是朴实又不乏底蕴还略带幽默的刘庭长。
从头到尾地看下来,我发觉其全然没有以前观看类似题材电视剧时疏远陌生的感觉,十分切合宣传该剧时的相关评价用语——平凡的人物,平常的故事,平民的视角,平实的风格。
作为刚刚踏进基层法院的我来说,不但在该剧中学到了不少实践经验,还将其和具体工作相结合作了一些关于如何当好一名法官的思考。
第一、对待当事人,要耐心
每个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都会有所不同,与其生活阅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都有关系。
我在江西省永新县人民法院工作,每天面对的当事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文化程度多数是小学、初中,还有小部分文盲。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及法律知识的知晓程度相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来说,肯定都存在一定差距。而聘请律师的费用相对他们的经济能力来说是属于一种奢侈消费。这一事实就要求法官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相关问题和法律知识都要详细地讲述并解释清楚,以利于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于下一步案件审理工作的开展。
即使在发达地区,伴随经济发展带来的案件繁多,每个法官往往平均一天办两个案件以上,这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会形成一种压力,压力下的人往往不容易平静,偶尔就会缺乏耐心,可能会导致作出失之偏颇的判断。
第二、办理案件,要细心
再小再简单的案件从立案到宣判,都必需经过法定程序。每一个程序都有大量的文书和材料整理。要想做一份好的案卷,就必须仔仔细细把好每一个小环节,不疏忽掉每一个细节。
有时候,就因为校对判决书时的一个大意,就需要重新打印敲章,十分浪费时间和资源,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多一个零少一个标点都是不行的,一定要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反复审阅。笔者认为,在定稿之前轻声朗读几遍有利于发现阅读时不容易发现的细小错误。
正如剧中刘庭长所说的:受理的每一个案子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上百个案件中的一个,似乎犯点小毛病也不要紧;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这辈子他就只打这么一次官司,这个官司也很可能影响一生。因此,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对待每一个案件。
第三、遇到疑难,要虚心
学海无涯。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但是,法院受理的案件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且包含了各行各业的种种问题。显然,要成为一个博古通今无所不知的法官是不太现实的。那么,虚心请教就成了提高审判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碰到疑难问题时,要及时虚心向相关专业人员求教,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劲儿。同时认真做好笔记,以备日后使用。剧中刘庭长就案件中涉及的节育问题,在征得专家意见后对案情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从而顺利地化解了一场婚姻危机。
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使是遇到法律专业方面的难题,也要虚心向同事、上级或者教授请教。不能想当然,不可得过且过,更不必考虑面子问题。
第四、执行案件,要恒心
执行难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困扰法院的老大难问题。除了客观上和外部的因素外,笔者认为法院的执行人员应该多一些恒心。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虽说目前在执行上的确存在这样和那样的暂时还无法突破的瓶颈,但主观上应该树立起一种信心,行动上应该表现出一种恒心。要勤执行敢执行,用行动去打动被执行人;要眼勤耳勤口勤,察言观色、消息灵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保持积极主动,不要当事人来催一催,才动一动。
第五、同事之间,要热心
法官是独立办案,互不干涉对案件的审理和审判工作,这一点与其他工作要求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日常工作中就只能相敬如宾。
一个友好、团结、上进的工作氛围,能让人开开心心上班来高高兴兴回家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舒适。提早一点上班,打扫一下办公室,创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多关心一下他人,互相体谅彼此帮助,坦诚相待,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笔者认为,这是中西部基层法院留住人才的一个廉价却最有力的武器。
民为国之本。法为民所立,也为民所用。对于家务事,我们要学习剧中的刘庭长,不仅要能断,还要智断、巧断、善断。只有懂得善用耐心、细心、虚心、恒心和热心这五心口诀,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