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素质优良的法官,就是一面宣传法院的鲜红“旗帜”,也是法院最好的“宣传单”。法官素质好了,口碑好了,人民群众就认可、信服,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也就会提高。怎样锤炼法官良好的素质呢?做清廉型、专家型、平民型法官,向清廉化、专家化和平民化发展,就能更好地适应形势需要,提高法官素质,维护司法公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首先,法官要做“清廉型法官”。唯有廉洁为民务实,才能树立凛然正气,刚正不阿,两袖清风,让群众打心眼里信服。法官断案正不正,群众心中有杆秤。案件到了法院,当事人最关心的就是法官的公正廉洁。法官的正直清廉可以有效地执法办案,促进案结事了。通过开展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假如我是当事人”演讲比赛、“五个严禁”知识竞赛、争创“党员示范岗”、“人民法官为人民”等活动,培养法官的廉政意识,促使法官做到廉洁执法,公正办案。
其次,法官要做“专家型法官”。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这就需要法官对各种法律都尽量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做到正确无误地分析法律、适用法律,对每个案件都能“庖丁解牛”,辨法析理,真正让当事人胜败皆服,案结事了。通过组织法官深入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开展“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业务交流研讨、庭审观摩、精品案件评选等活动,提高法官业务素养和驾驭庭审能力,让法官人人成为“业务型”法律专家,公正司法,护法平怨。
再次,法官要做“平民型法官”。法官要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让群众把法官当成自己的贴心人,与群众说心里话,拉呱谈心,化解纠纷,解决矛盾。通过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上门、便民法律咨询、流动法庭、聘请司法协理员、特邀调解员、执行联络员等便民措施,把法律送到百姓身边,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总之,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法院的工作要想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法官要想得到百姓的信赖和敬服,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唯有这样,司法公正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代表公平正义的司法权威才能得以稳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