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写个材料或拟个文件之类,定稿之前少不了交领导审阅,久而久之,面见领导的次数也就多了。领导事务繁忙,行踪飘忽不定,下属面见领导绝非易事。尽管领导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应有尽有,如果要想贪图方便快捷而贸然拨打领导的电话或手机,通常情况下,碰上领导认起真来,他会觉得你办事程序简单,行为轻率。因此,面见领导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最好是学点刑事侦探知识,运用推理、分析、判断等技法去捕捉领导的行踪轨迹。
从掌握领导行踪部门那里准确打探到领导已落位的信息,便不失时机地带上稿子来到领导办公室门前,然后静息屏气去敲门,(注意:即使已知领导房间的门没有倒扣也不能直接进入,这是常识)。但千万不能像击鼓升堂似地反复敲打,仅限于2—3下之多。叩门时要适当控制好节奏和音量,如同交谊舞中的慢三慢四,让领导听起来有一种富有轻松明快的节奏感和悦耳动听般的旋律韵味。更不能超过标准分贝,即音量不可太大,也不能太小。声音大了,感觉刺耳难受,猛然间还会吓着领导,尤其当领导心情欠佳时;声音小了,领导没听见,不起作用,等于白敲。门敲过待得到领导的应允,方可轻轻把门推开,这时还要注意看房间内是否另有他人在与领导谈话,如谈话仍在进行之中,那么还得重新把门关上,继续耐心等待。此时须切记:不可以为事情紧急求见心切而原地不动地守候在门口,以免招来窃听领导与他人谈话内容之嫌疑。也不能离得太远,防止后来者尽占先机。要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两眼紧紧盯住领导房间的门,等待着房间内的客人被领导送走后以便见缝插针似地钻进去。
下属向领导请示或汇报工作时,须站立于领导面前,以示认真虚心和虔诚,待得到领导恩准后方可落座。此时,领导习惯于作居高临下状,端坐于老板桌后面的转椅上与下属目不对视。表面看上去是在倾听下属汇报工作,实际上头脑思维仍定格在刚刚结束的更为重要的谈话内容之中,或切换到了别的令他特感兴趣的情节上,略显轻松,也常常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态,时而拨打手机时而接听电话时而翻翻手中资料时而敲击桌上电脑,直至下属如同小学生在老师面前背诵完了课文如释重负般的离去。
除了工作中必须主动求见领导外,工作之余也不少见着领导。俗话说:“打猎者老看到屎,拾粪者多见到鸟。”想见领导时不得见,不想见时老碰面。在单位职工宿舍楼同一单元中,领导住三楼,下属住五楼,于是,领导家门口自然成了下属上下通行的必经之地段。每当在楼道上与领导狭路相逢时,下属理所应当积极主动向领导问声好或打打招呼,以示下级尊重上级。倘若这一不成文的规矩成为惯例需要长期保持下去,那等于给下属出了一道难题。例如,当下属一本正经地准备向领导打声招呼时,在遣词造句方面却常常突发江郎才尽之感,找不准合适的词句,只能机械性地嚅动几下嘴唇,同时伴以点头哈腰之动作取而代之;要是一味地像基督徒祷告上帝那样高唱赞美诗,又怕被别人听了去而理解为有意巴结奉承讨好领导,动机不纯;说句类似“吃过饭了吗”那种普通百姓习惯用语,又显得俗气和无奈;碰面次数多了,那些招呼之辞还得日日变样,时时翻新,否则重复累赘;问候与招呼时必须配上表情而努力作笑脸状,却苦于表演功夫没到家怕是皮笑肉不笑反而弄巧成拙……思来想去,真不知如何是好?
近日,在媒体上看到一则讲述傅积宽喊自己万岁案的故事。傅积宽在台湾一家公立机关任职,“双十日”被派公差到总统府前面充当庆祝代表,当天烈日高照,大家等得不耐烦,便有人开玩笑说:“老傅,等一下蒋总统出来喊‘万岁’时,你敢不敢喊傅积宽万岁?”傅积宽回答说:“有什么不敢,等下喊给你看。”蒋介石出来,傅积宽真的喊了自己万岁,结果被抓进牢里,判了5年徒刑。
我把傅积宽喊自己“万岁”案的故事讲给妻子听,妻子说,你别胡思乱想,咱平民百姓尽量少去惹事,能图个安稳自在就行。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天晚上,我梦见自己被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察推入那间关押傅积宽的牢房。然而,出乎意料,牢房里的那个人不是喊自己万岁的傅积宽,而是那位熟悉的领导。眼前的领导很热情,主动向我打招呼,同时拉住我的手亲切地说,小胡,别害怕,有领导在谁也不会伤害你。的确,有领导壮胆压惊,那晚我没有被噩梦吓着。
一觉醒来,我恍然大悟:神像之所以神秘,那是因为信他的人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