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在冬天来到北京。风是凉冷的,空气是干燥的,道路两旁只剩下枝枝丫丫的树木,或微黄或灰色,然而阳光是带着温度的,蓝天白云令人以为仿佛是夏天,不时路过头顶呀呀叫着的乌鸦等鸟儿,行色匆匆包裹严实或衣着单薄的人们,永远人满为患的地铁,有着三扇门两处连接的长公交车,蓝色盾牌内的施工现场,川流不息的红白色车灯……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了。小时候,确切地说,是读小学的时候,我哭着闹着终于当上了父亲北京之旅的跟屁虫。到了南昌,我便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几乎没有怎么坐过车,在8个多小时的车上又吐又晕,一路上也是哭着闹着说要下车。但是,我大概从小就是个好了伤疤忘了腾的孩子,在南昌住了一晚之后,又精神抖擞地催促父亲上路去北京。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离开偏僻的家乡小城。不过,到北京之后的事情倒是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故宫很长,天安门好大,长城上够冷,毛主席纪念堂有点儿令人生畏。
第二次来北京,是2009年,不是冬天,正是夏末。夏末的北京,没有深圳的闷热,没有上海的湿热,清清爽爽地倒也挺适宜。只是,与去过的其他城市相比,除去经典的景点格外厚重、大气、凝重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值得称道或无比特别之处。从初中起,一直向往却永远只被念叨的北大,那次是去了的,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但也好奇地走了个遍,用一句话概括也许应该可以说用“好一个去处”。
这次是第三次。因为没有去过北方过冬,北京的冬天对于我来说显得特别。内外温差之大,让一直在南方的我既羡慕又难以很快适应。保暖性能好的长羽绒服或棉服几乎是每人必备的冬日款,入即脱、出则拉紧,内衬一件初春与初秋的轻薄毛衣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到各处晃悠。有南方来的并不习惯也大多没有这样的“装备”,在封闭的场所总觉得热了些,在路上又总觉得冷了点儿,感冒便成了常事。所幸,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妹妹在我来之前便细心叮嘱。
我素喜观察人。这次北京之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数北京大街小巷和公交地铁上的人。稍微一留心,你会看到人们头上戴着的各式各样材质不一的帽子,脖子上绕的长长短短轻轻重重的围巾,手上套的花色繁多式样百变的手套,脚上蹬的高高矮矮奇奇特特的鞋靴。即使无所、随意游荡的我,也丝毫不觉得单调和寂寞。
这次,又和朋友去了天安门,依然人来人往,多了孔子的塑像,多了些军绿色和黄色,还有无数举起相机的手。一块小小的地砖上,一分钟内就运送了百人。外来客,总是来去匆匆。短暂的停留后,我也要返回小城,希望下次是春天,相信春天的北京会是另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