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则优(随笔)

  发布时间:2012-02-27 15:03:16


  子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几乎众所周知了,简单的意思就是学有余力了,就去做官;做官有余力了就要去学习,意思简单明了,但其真正的精神实质恐怕参透的人不多。要参透这句话,就要明白“学什么”、“怎么学”,做到庄子所言“生而有涯、知也无涯”。

  在价值结构多元的现代社会,追名逐利、物欲横流充斥其间,如何在其中洁身自好,保持心中的操守,学习是关键,学习是重要途径。而对于掌握一定公权力的法官而言,如何恰当的运用手中的权利,在秉承内心的对法的信仰下,公平公正的裁决,维护当事人利益,学习同样至关重要。古人说“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同理,德也须修,非学无以修德。所谓修德,就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

  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法官,要一日三省其身,认识到己之不足,转而通过学习加以弥补。若向来自我感觉良好而放松了学习,就是放松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那犯错误就难以避免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不断改造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悔过说,自己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模糊了“谁给的权,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把权力变成了自己谋私的工具。同样在“打黑除恶”中落马的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张?|在悔过书中称,自己始终没有在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上下功夫,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没有沉下心来加强政治修养,强化理论武装。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警示我们,学习才能守住公仆为民的底线,学习才能坚持廉政的原则,学习才能端正权力的态度。学习,才能改造好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实现修身、立德。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后就要付诸行动的认真学。其实学习,不外乎态度和细节。端正了态度,则难者亦易;重视了细节,则事半功倍。

  学习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善学乐读,人生则因学习而丰满充实,生活态度必然积极昂扬。厌学不读,则人生因少了学习而单调平淡,生活态度也消极颓废。学习,是乐事,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习非仅仅为事业需要,更为心灵需要。而当学习成为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求时,方能体会学习的无穷乐趣。余秋雨作《文化苦旅》,当你细细评味这些美妙文字时,那些启迪哲思,引发情致的词句,展现了作者闲逸的性情、豁达的心胸、达观的态度,无一不是因学而乐,文化苦旅其实不苦。

  学习是持之以恒地坚持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有的人学习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装点门面,因而浅尝辄止。学习必须踏踏实实的从细节做起。毛主席从来反对囫囵吞枣的读书方法,讲究细读多思。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日常生活片段中我们随时都可以,也都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片段去学,化整为零,从每一个细节中去学,把读书当成是吃饭睡觉,当成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事,学习也就成了人生一大乐事。

  古人云,“君子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在信息大爆炸,知识结构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我们学什么?定纷止争的法官们学什么?学新知识、把握新情况。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注重出现的新情况,仍旧还停留在旧法的思维中,就会退步落伍,必定会影响工作,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应不懈学习,与时俱进。知识选择过程,我们多些启迪智慧,感悟生活的书籍,或历史、或文学、或演讲,因为学习不仅是工作需要,更是心灵成长的需要。多读点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过去”,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启迪智慧;多读些文学,在散文、诗歌、小说的美妙间,体会人生百态,净化心灵;多学些逻辑,在严谨周延的逻辑推理中,感受思考的深沉,锤炼理性的思维;多看些演讲的书籍,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间,感受话语的震撼,把握说话的艺术。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是的,学习是为了更好更精彩的活着,善于学、乐于学,则学则优、生而也优。

责任编辑:景萱    

 
 

 

关闭窗口